查看原文
其他

【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】徐国正:后勤保障育人应做到“四声”

湖南大学 2020-08-18

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,后勤保障系统责无旁贷。务必把人才培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贯穿于衣食住行,落实在柴米油盐,做到掷地有“声”、空谷传“声”、众口同“声”和化雨无“声”。


一是掷地有“声”,将“立德树人”的服务宗旨融入后勤保障系统的育人文化基因之中,融入每一位后勤员工的思想深处。后勤保障系统的每一位员工都是“不上讲台的老师”。大家在服务过程中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都体现着教育的价值,爱岗敬业、遵纪守法、甘于奉献的职业态度可以在学生之中引发强烈的共鸣。比如,此次疫情防控期间,我们学校宿舍管理一线员工义无反顾回到工作岗位,为同学们提供理发、晾晒、浇花、快递、送餐等一切力所能及的服务,深受学生爱戴并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。我们要加强后勤员工的思想价值观培育,将育人职责落实到考评制度和行为准则上,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各项实践劳动活动,让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得到组织认可。要做一件事,是一件事,发出一件事的声音,共同营造积极育人文化氛围,用细致服务做好引领示范,实现全员育人的良好效果。


二是空谷传“声”,对各类事件的反应一定要快,实现精准回应关切。后勤保障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的动态系统,在服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面对不少的咨询甚至是质疑,要解决好众口难调的关键不仅仅是埋头干活,更重要的是“主动回应”。我们要进一步梳理服务清单,搭建统一的后勤保障信息服务平台,清楚告诉每一位师生员工“我们能做什么,我们在做什么,我们计划做什么”。将物业、维修、出行、餐饮、应急抢险等各项内容纳入平台,实现物料台账、水电运行、行政运转等各类数据及时监控;要主动回应问询,第一时间积极解决能解决的问题并展示处理进度。简单地说,比如:一个灯管坏了,什么时候由谁通过何种方式报修、什么时候由谁通过何种方式处理、如何评价服务质量,将一个服务的闭环清楚地展示出来,使服务更有落脚点,服务效果更有温度。


三是众口同“声”,加强各类项目的标准化建设。后勤保障项目涉及面广,大类多为工程、货物、服务三类,但细化起来包括了砖瓦花草、水电气网、锅碗瓢盆、酱醋油汤等,小到一双筷子一片叶子,大到几万平米建筑,极为庞杂难以尽数,而标准化是实现服务规范、高效运行的技术保证。必须强调,后勤保障既是管理和服务的艺术,也是成本、质量和进度控制的技术。这几年学校陆续制定了物业、学生宿舍修缮、设计服务费率等标准,但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后勤保障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差距还非常大。比如,耶鲁大学早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即出台了基本建设设计标准,至今已完成并公布了水电、石木、进出、家具、管道、环境等33类;斯坦福大学编制了专门的设施设计导则,内容包括电器开关、施工围挡、物流导视等,并向 BIM、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向逐年不断完善,深度和广度都值得学习;国内很多高校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,有的高校的服务已经精确到一个试剂瓶该怎么清洗、怎么保管、怎么计费。有了标准化体系的项目清单,后勤保障服务才能有据可依,才能从容应对庞杂事务,提高工作效率,保证服务规范。


四是化雨无“声”,创建优美的育人环境。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,对于后勤保障系统而言,既是隐性的,又是显性的,显性部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校园环境。要推进校园建设、修缮和管理规划修编工作,保证日常基本运行维护经费,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和构筑物;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,打造符合学校气质的品牌文化景观;要通过文化活动赋予空间独特的意义,使空间具有社会性、历史性和文化性,营造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,增强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。

春夏秋冬,衣食住行,我们后勤保障系统必须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第一要务,以不断提升的服务质量提高师生员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,实现“三全”育人的宏伟目标。


徐国正,湖南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。


来源 | 宣传部

编辑 | 杨梦璇

责编 | 周丹




精彩推荐



刘松:和学生在一起,是我最大的快乐

胡蕾:用手做事、用心做成、用情做好

花已开、待归来,一起点亮湖大美景!

湖南大学@中南财经政法大学:“90后”,到!

2020宅家手账|记录你和他的小时光 超级温馨

王腊芳:从省级“教学能手”到B站千人围观“女主播”


我知道你在看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